江西省教育厅
江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赣教研字〔2015〕7号
关于开展江西省行业企业与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设区市旅发委、各相关研究生培养单位:
为鼓励我省5A级旅游景区(点)与相关高等学校深度合作,实现景区旅游发展能力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同步提升,根据《江西省行业企业与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管理办法》(赣教研字〔2013〕17号)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全省旅游行业开展与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以下简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本次申报以我省各5A级旅游景区为主体。景区可以根据旅游发展需要选择我省具有相关研究生培养权的一校或多校合作联合申报,合作各方之间必须已经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和知识产权归属。
(二)申报单位应当建有旅游研发机构,具有较强的旅游研发队伍,具备一定的研发硬件条件,研发投入较充足,管理制度健全。合作双方应有较长时间的产学研合作经历和较好的工作基础。
(三)申报的5A级旅游景区应为进入基地的导师和研究生提供必需的科研、生活条件保障,为在基地工作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分别提供每人每月不低于1200元、600元的生活补助。
二、申报程序
九江庐山管理局、吉安井冈山管理局、上饶三清山管委会、鹰潭市龙虎山管委会、上饶婺源县江湾景区、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等我省5A级旅游景区分别牵头,自行选择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等相关研究生培养单位中的一校或多校合作联合申报,填写《江西省行业企业与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申报表》(附件),于2015年7月17日前,一式7份报送省政府学位办。
三、评审办法
省教育厅和省旅发委组织专家审阅各单位的申报材料,进行实地考察,提出评审意见,确定遴选结果。遴选结果经公示后,省教育厅会同相关单位公布“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名单。
联系人:省政府学位办 高立伟,联系电话:0791-86765289,13970019619 邮箱:695199127@qq.com, 地址:南昌市红角洲赣江南大道2888号江西教育发展大厦,邮编:330038;
省旅发委人事教育处 欧阳涓,联系电话:0791-86213107,邮箱:oyj@jxta.gov.cn,地址:南昌市福州路183号,邮编:330006。
附件:江西省行业企业与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申报表
江西省教育厅 江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2015年6月15日
附件
江西省行业企业与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申 报 表
| 申报单位 | 名称 | | |
| 详细地址 | 省(市、自治区) 市 区(县、市) | ||
| 路(乡镇) 号(村) | |||
| 联系人 | 姓名: 职务: 办公电话: | ||
| 手机: 电子邮箱: | |||
| 合作 高校 (一) | 学校名称 | | |
| 依托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种类(1)代码与名称 | | ||
| 依托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种类(2)代码与名称 | | ||
| 合作 高校 (二) | 学校名称 | | |
| 依托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种类(1)代码与名称 | | ||
| 依托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种类(2)代码与名称 | | ||
| 合作 高校 (三) | 学校名称 | | |
| 依托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种类(1)代码与名称 | | ||
| 依托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种类(2)代码与名称 | | ||
| 合作 高校 (四) | 学校名称 | | |
| 依托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种类(1)代码与名称 | | ||
| 依托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种类(2)代码与名称 | | ||
江西省教育厅制
20 年 月 日填
填 表 说 明
一、本表适用于江西省行业企业与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申报,以行业企业为主体。申报单位原则上应是省内大中型行业企业,可根据需要选择我省一所或多所具有研究生培养权的高校联合申报。
二、依托学科按照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种类进行申报,其名称和所在学科门类名称及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填写。
三、本表的统计数据要准确无误、有据可查。各项申报经费应是实际获得并记入财务账目的经费。
四、本表填写内容必须属实,不得随意增加内容和页码。文字原则上使用小四或五号宋体。复制(复印)时,必须保持原格式不变,纸张限用A4,装订要整齐。本表封面纸上,不得另加其它封面。
五、除另有说明外,所填各项与时间相关的内容均截至申报前一年底。
六、申报单位与合作高校签订的合作协议须附后一并装订。
I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 主要生产(或研究)领域 | | |
| 从业人数 | 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数 | 有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人数 |
| 人 | 人 | 人 |
| 现有设备价值 | 近三年上缴利税合计 | 近三年科研开发投入经费合计 |
| 万元 | 万元 | 万元 |
| I-1在同行业中的优势及特色① | ||
| | ||
注:①限本页填写。
| I-2与合作高校在联合培养研究生方面情况① |
| 包括合作起始时间,已经培养和正在培养的研究生人数,经费投入情况等 |
注:①限本页填写。
| I-3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情况 | ||||||
| I-3-1简况① | ||||||
| 姓名 | 所从事学科专业 | 出生年月 | 现职称及获得时间 | 学历 | 是否硕导 | 是否博导 |
| | | | | | | |
注:①限本页填写。
| I-3-2近三年已完成以及正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① | ||||||||
| 项目、课题名称 (下达编号) | 项 目 来 源 | 项 目 起讫时间 | 科研经费 (万元) | 负责人(姓名、专业技术职务) | ||||
| | | | | | ||||
| I-3-3近三年所获得的重要科研奖励① |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完成人(*)② | 获奖时间 | 获奖等级 | ||||
| | | | | | ||||
注:①限填具有代表性的8项。
②项目完成人(*)括号内填写署名次序。
| I-4主要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室情况① | ||||
| I-4-1主要的仪器设备情况 | ||||
| 仪器设备名称 | 规格型号 | 数量 | 单价 | 购置时间 |
| | | | | |
| I-4-2主要的实验室情况 | ||||
| 实验室名称 | 实验室面积(m2) | 设备(台、件) | ||
| 合计 | 万元以上 | |||
| | | | | |
注:①限本页填写。
| I-5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其他条件情况① |
| 包括申报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管理机构、人员情况,管理制度情况,为合作高校进基地的导师和研究生提供的住宿和补贴情况,可用于研究生培养的专业文献资料情况及省内资源共享等情况 |
注:①限本页填写。
II依托合作高校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种类的基本情况
该部分请按封面所填依托合作高校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种类逐个填写,依次编为II-1、II-2、…。
| II-1-1依托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种类简况 | |||||||
| 依托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种类所在合作高校名称 | | ||||||
| 依托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种类代码与名称 | | ||||||
| 依托一级学科或 专业学位种类联系人 | 姓名: 职务: 办公电话: | ||||||
| 手机: 电子邮箱: | |||||||
| II-1-2依托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种类与申报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导师简况① | |||||||
| 导师姓名 | 研究方向 | 出生年月 | 现职称及获得时间 | 获博士学位时间 | 是否博导 | ||
| | | | | | | ||
注:①限本页填写。
| II-1-3依托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种类与申报单位近三年联合培养出的研究生情况 | |||||||||||
| 研究生姓名 | 学科专业 | 毕业后就业单位名称 | |||||||||
| | | | |||||||||
| II-1-4依托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种类与申报单位正在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情况 | |||||||||||
| 研究生姓名 | 学科专业 | 校外兼职导师姓名、职称 | 校内导师姓名、职称 | ||||||||
| | | | | ||||||||
| II-1-5依托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种类与申报单位近三年合作完成和正承担的科研项目① | |||||||||||
| 项目、课题名称 (下达编号) | 项 目 来 源 | 项 目 起讫时间 | 科研经费 (万元) | 负责人(姓名、专业技术职务) | |||||||
| | | | | | |||||||
| II-1-6依托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种类与申报单位近三年合作所获得的科研奖励① |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完成人(*)② | 获奖时间 | 获奖等级 | |||||||
| | | | | | |||||||
注:①限填具有代表性的6项。
②项目完成人(*)括号内填写署名次序。
| II-1-7依托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种类可用于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情况 | |||||||
| 仪器设备名称 | 规格型号 | 购置时间 | |||||
| | | | |||||
| II-1-8依托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种类可用于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实验室情况 | |||||||
| 实 验 室 名 称 | 实验室 归 属 | 实验室面积(m2) | 设备(台、件) | 是否面向省内开放 | |||
| 合计 | 万元以上 | ||||||
| | | | | | | ||
| II-1-9依托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种类可用于研究生联合培养的专业文献资料及资源共享情况 | |||||||
| | |||||||
注:限本页填写。
III申报及合作单位意见
| 申报单位 意见 | 负责人签章: 申报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 合作高校(一) 意见 | 负责人签章: 合作高校(一)公章: 年 月 日 |
| 合作高校(二) 意见 年 | 负责人签章: 合作高校(二)公章: 年 月 日 |
| 合作高校(三) 意见 | 负责人签章: 合作高校(三)公章: 年 月 日 |
| 合作高校(四) 意见 | 负责人签章: 合作高校(四)公章: 年 月 日 |
江西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5年6月16日印发


